股票在线配资平台
文 | JXY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但面对中方抛出的“稀土牌”,特朗普政府却一直找不到有效面对的方法。
但谁也想不到就在这个时候,一心要给美国当“棋子”的澳大利亚竟然开始挑事,妄想从别的地方帮腔美国,给中方施加压力。
10月19日澳大利亚一架军机公然非法越界,闯入中国西沙领空,解放军反应迅速,即刻组织海空兵力展开应对,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
一架苏-35战机升空,在警告无果后,直接投射出照明弹对将澳方军机驱离。
更令人咋舌的是,蓄意挑衅的澳方事后反倒倒打一耙,将合法维权的中方行动污蔑为"不安全且不专业"。
而这场空中交锋的背后,藏着远比军机对峙更复杂的博弈。
澳军机侵闯中方领空遭反制驱离
10月19日解放军捕捉到一架不明军机从东南方向快速侵入西沙群岛空域,飞行轨迹直指中国领空核心区域。
南部战区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经识别确认,该机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P-8A反潜巡逻机,当时已偏离国际航线约40海里,且未向中方提交任何飞行计划。
随后中方通过无线电频道发出双语警告,但澳方军机非但没有转向,反而继续降低高度,疑似开启侦察设备。
按照"识别-警告-驱离"的三段式处置机制,南部战区随即下令战备值班的苏-35战机升空拦截。
苏-35战机从高空俯冲而下,机身涂装的中国空军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种被称为"压迫式驱离"的战术动作,通过改变对方飞行姿态的方式形成强力威慑。
在多次警告无效后,苏-35向澳机附近投掷照明弹,迫使P-8A飞行员紧急拉升并转向逃离。
南部战区空军新闻发言人李健健大校事后明确表态,解放军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有力反制、警告驱离,所有行动都做到了依法依规。
就在P-8A军机狼狈撤离西沙空域不到24小时,澳大利亚国防部突然在官网发布声明,将这场蓄意挑衅包装成"受害者叙事"。
澳方倒打一耙
声明宣称其反潜机在“南海开展例行海上监视巡逻任务”期间,与解放军苏-35战机产生了“既不安全又不专业的互动”。
此外还强调中方投掷照明弹"对机组人员构成风险",却对非法侵入领空的核心事实绝口不提。
这种"挑衅-被驱离-倒打一耙"的操作,早已是澳方的"标准化作业程序"。
更值得警惕的是澳机此次行动的真实意图,公开资料显示,P-8A搭载的AN/APY-10雷达系统可实现360度海面扫描,还能收集电子信号特征。
该机选择西沙而非南沙进行试探,很可能是为了侦察中国岛礁防御的电子信号,测试解放军在无线电静默状态下的预警能力。
对于澳方的不实指控,中方用事实予以回击,南部战区公布的飞行轨迹图清晰显示,澳机从进入中国领空到被驱离,共滞留17分钟,期间多次无视中方警告。
解放军发布的通话录音更证实,中方先后进行三轮递进式警告,从主权宣示到法律告知,再到后果警示,程序完整、措辞规范,完全符合《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
在南部战区的通报中,"有力反制"这个表述格外引人关注。
解放军反制的底气与克制
这一措辞在解放军对外声明中非常罕见,既是对澳方屡次挑衅的严正警告,也是维护主权决心的明确表态,而这种底气,来自于中国海空防御体系的系统性升级。
此次执行驱离任务的苏-35战机,正是体系化防御的重要一环。
作为第三代半重型战斗机,其3600公里的最大航程确保了南海全域覆盖,"雪豹-E"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即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精准锁定目标。
从歼-16到如今的苏-35,南部战区战备执勤机型的轮换,印证了中国空军在南海区域的装备更新速度和战备水平提升。
张军社透露解放军还有更先进的装备待命,"也许澳下一次'碰瓷'就会遇到歼-20",这句话既是警告,更是实力的展示。
但实力背后是中方始终保持的专业克制。
尽管澳方屡次挑衅,解放军的处置始终遵循"非动能优先"原则:先用无线电警告,再进行战术威慑,最后才使用照明弹等非致命手段,全程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张军社强调中方有权对侵入领空的敌意军机采取更严厉措施,此次行动已充分考虑地区和平稳定。
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置方式,与澳方的蓄意挑衅形成鲜明对比,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性认可。
澳大利亚为何要不远万里跑到南海"碰瓷"?答案藏在其尴尬的战略定位中。
澳方挑衅背后的动机
澳大利亚与中国存在广泛共同利益,但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又难以摆脱对美依附惯性,只能通过对华挑衅向美国展示忠诚度。
说白了这架P-8A军机的翅膀上,驮着的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私利。
而澳大利亚的做法堪称"损人不利己",中澳贸易额在2024年已恢复至2500亿美元,中国仍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最大买家。
但军事上的持续挑衅,无疑给双边关系蒙上阴影,更危险的是,这种"边缘试探"极易引发意外。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的教训表明,军机在近距离对峙中,任何微小误判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张军社明确警告:若澳大利亚一再蓄意挑衅,引发海空事故,一切责任均应由澳方承担。
南海不欢迎碰瓷:主权红线不容触碰
随着中国海空防御体系不断完善,澳方的"碰瓷"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最终可能陷入"挑衅没效果、收手没面子"的两难境地。
10月21日就在西沙对峙事件两天后,中国海事局发布公告,宣布在南海部分海域开展实弹射击训练。
虽然未直接提及澳方事件,但时机选择耐人寻味,这既是解放军战备能力的常态化展示,也是对外部挑衅的明确回应。
这场空中对峙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留下的警示却十分清晰。
中国的领空主权不容侵犯,解放军的反制能力随时在线,任何想靠"碰瓷"刷存在感、向外部势力表忠心的做法,都是打错了算盘。
下一次当澳方军机再靠近中国领空时,面对的可能不只是苏-35的照明弹,而是更强大的防御力量。
那些试图挑战红线的人,终究会明白:在捍卫国家利益这件事上,中国从不缺位,更从不手软。
信源来自:
股票在线配资平台
富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