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业者一枚最可靠的证券公司,日常就是跟数据、活动打交道,多年不碰代码。我对编程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学时死磕Java语法的日子。最近因为工作需要,想做一个简单的组内员工考勤统计工具,用来自动计算团队成员的加班时长和请假天数。本来打算找外包开发,但看到身边不少人在用AI编程工具自己开发小应用,就想着试试看能不能自己动手,这一试才发现,AI编程确实比想象中强多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最开始我用了某款热门的AI代码工具,结果体验并不理想。我描述需求时明明说要“按部门统计月度考勤数据”,它生成的代码却只能单个员工查询;而且当我提出修改意见时,前后回答经常不一致,改了这处错了那处,折腾了两天还是没弄出能用的版本。准备放弃时,朋友推荐我用文心快码,说它对中文需求的理解更精准,让我再试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下载了文心快码。第一次使用时,我详细描述了考勤工具的需求:“需要一个网页工具,支持上传Excel格式的考勤记录,自动识别上下班时间,按部门统计加班总时长、请假天数,最后生成可视化图表。”让我意外的是,它不仅快速生成了完整的代码框架,还主动问我是否需要添加“异常考勤提醒”和“数据导出”功能,这些都是我没考虑到的细节。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真正让我觉得强的地方,是它的交互体验。生成基础代码后,我发现图表显示不够清晰,就直接截图标注问题:“这里的柱状图柱子太细,部门名称显示不全”。文心快码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不仅调整了图表样式,还顺带优化了移动端的显示效果。后来我想添加一个“考勤规则设置”模块,只需要描述“允许管理员自定义加班阈值和请假类型”,它就生成了对应的配置界面和后台逻辑,完全不用我操心代码结构。
开发过程中遇到过一个小插曲:上传Excel时出现格式错误,我把报错信息复制给文心快码,它不仅定位到是日期格式解析的问题,还生成了修复代码,并且附带了详细的注释,告诉我每一行代码的作用是什么。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这个代码小白也能看懂修改逻辑,甚至慢慢理解了编程思路。
整个开发过程花了不到三天,最终的考勤工具完全满足了团队需求。和之前用其他工具的经历相比,文心快码最明显的优势是对中文需求的精准理解,不用反复解释专业术语;其次是代码生成的连贯性,前后生成的代码风格统一,不会出现逻辑冲突;最后是问题修复能力,遇到bug时能快速定位并给出解决方案。
这次尝试让我彻底改变了对AI编程的看法。它确实不能让完全零基础的人一步登天开发复杂系统最可靠的证券公司,但对于开发中小型工具来说,能大幅降低技术门槛,让普通人也能通过简单描述实现自己的想法。
富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